“学院纵览”勤学慎思,经世济民
一、学院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澳门太阳成城6138前身为经济学系,成立于1994年,后与金融学系合并为经济与金融学院,2008年独立设置为澳门太阳成城6138。现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新兴交叉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
专业设置类别 | 专业名称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 经济学 |
国民经济管理 |
新兴交叉专业 | 数字经济 |
硕士学科点情况一览表 |
一级学科授权点 | 二级学科授权点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规模不断扩大、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日趋合理。现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讲师25人、博士学位57人,形成了一支由省级高水平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拥有经济学、公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实验教学团队、政治经济学5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示范课程10门、校级示范课程8门、校级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编写省级规划教材15部。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科研带动学科建设。近3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和教研项目22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48项;出版学术专著19部;发表论文567篇;获得科研成果奖41项、教学成果奖23项。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611人,硕士研究生130人。本科学生考研率稳定在20%左右,硕士升博率名列学校前茅,就业率始终保持95%以上,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482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大多分布在经济、金融、投资等行业和教学、科研单位。
二、专业介绍
1.经济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简介:经济学专业是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安徽省特色专业(2008、2015)、安徽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和安徽省品牌专业(2018),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本硕教育资质,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本专业紧紧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办学定位,培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公司经济方面专业知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区块链经济学、共享经济学、数字经济学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培养学生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有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理论经济学和公司经济发展动态,能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数量分析方法,发现、分析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就业领域:主要在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与管理工作;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也有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2.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简介:安徽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1994年设立,199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也是校级专业综合试点专业和校级品牌专业,拥有本硕教育资质。现有专业课教师16人,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骨干教师10人、博士13人。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投入产出学、公共投资学、国民经济核算、产业经济学等。
培养特色: 深入推进学校“新经管”建设工程,实施分类培养,设置了“国民经济运行预警”和“公共投资”两个专业方向,注重“第一、二、三课堂”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导师制+项目制”育人新模式,其中,“导师制”旨在解决学生“知、学”的问题,“项目制”旨在解决学生“行、做”的问题,很好地诠释了校训“诚信博学 知行合一”的内涵。
就业领域:1995年开始办学以来,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主要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金融企业、企业管理、政策研究等工作。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
3.数字经济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简介:数字经济专业于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开设,学制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是全国第二批、安徽省首批开设的数字经济专业,是集经济学、数据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现有教师13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58篇。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项目15项、厅级与校级项目26项。在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首次发布的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我校数字经济专业排名A+等级。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字经济概论、人工智能、数据库原理、机器学习实践与可视化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大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区块链与电子货币、物联网导论、共享经济学等课程。
培养特色:坚持“学科交叉、技术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思路,着重培养全面掌握数字经济基本理论与运行规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20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安徽财经大学与华沙大学数字经济分析联合实验室建设”成功获批立项,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享有双语教学优势及跨国文化教育背景的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领域:数字经济相关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及数字产业部门从事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